UV镜的鉴定与作用,我在前面得一个章节就已谈过。UV镜在摄影滤镜中属常规滤镜,在胶片摄影时期是必备滤镜,而当今的数码时代它虽然不起控色作用,但出于对娇贵镜头的保护,“必备”的名分也说的过去。
曾经的胶片时代,滤镜是职业摄影人的必须。种类繁多,效果丰富,不比现代拥有photoshop数字后期技术,摄影人对画面的色彩、效果、光线等条件控制必须要借助辅助的前期装备。这也导致了摄影人的重要特征是马夹披肩,其中所装多为光学滤镜。数码摄影成为主流后,滤镜渐渐淡出了摄影行业,尽管如此,享受前期创作时就能得到的快意实在是摄影的巨大乐趣,特别是数码相机拥有了实时显示功能。说的有点远……
相关阅读:
人眼上覆盖着的滤镜是曾经风光摄影师必须的偏振,photoshop的确能利用技术手段压暗天空,增强蓝色调,剔除反光,但相比前期滤除有害光,数字后期的手段要复杂多了,对图片细节的控制也不易保留。偏振镜就是数码摄影的常规滤镜。风光摄影利用它来压暗天空的过多偏振光,使蓝天更蓝,不至曝光过度。偏振镜对可见光的光谱成分不做任何改变,只滤除偏振光。
压暗天空,增强蓝色只是偏振镜功能的之一。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反光是偏振光,诸如隔着玻璃、水面拍摄,偏振光会成为干扰成像的有害光线,转动偏振镜的镜片,取景框内就能看到画面的改观。除此外,偏振镜还能提高地面景物饱和度。让强光下的被摄物变得更清晰。
特别是隔着水面或玻璃拍摄,偏振光干扰成像的问题是photoshop所不能解决的,除非你画一个上去。对于风光摄影,带有天空的人像摄影,偏振镜是必备的常规镜。值得一提的是,PS7.0启动界面所显示的偏振是PL,线偏振。而市面多见的偏振镜为cpl圆偏振。在应用上二者不同之处在于,线偏振可多片合用,圆偏振则只能一次一片。现代数码单反相机都带自动对焦功能,线偏振会导致对焦错误,而紧凑类相机则需镜头提供的偏振光照明夜景寻像器,圆偏振成了主流。光学原理这里不做解释了。
除了圆偏振,灰渐变和中灰镜也是风光摄影的必备附件。剪影摄影虽然十分简约抽象,但不是任何时候你都需要它。在天空与地面构成极大光比,无法通过一次曝光保留双方细节,除了用photoshop拍摄两张后期合成外只能使用灰色渐变。而且我们都知道PS后期合成,需要精细的控制拍摄点和构图范围,创办率极高。
灰渐变的上部对光线做同比例吸收,不改变光谱成分,它所做的仅仅是平衡上下方的光比(你要平衡左右也不是不可以),通过近乎均匀的曝光满足细节的同步保留。渐变二字对于滤镜还有更详细的划分,有硬渐变、柔渐变、分场镜,硬渐变和分场镜适合水平线直接划分光比的场合,柔渐变则适合常规拍摄,后者的运用频率高,滤镜痕迹小。
相比灰渐变的过度性阻光,中灰镜则整体阻光。对入射光无选择吸收。机械相机时代,快门的速度很难突破一千,在强光下使用大光圈实现小景深成了苛求,中灰镜(有称减光镜)解决了该问题。当然对于现代相机,已突破1/4000秒的快门速度,中灰镜实现大光圈似乎已经失去意义了。但在闪光摄影的影棚内,它仍然体现着实现强光下小景深的优势。(注:影棚闪光摄影中,快门不能左右曝光控制)
当今我们对中灰镜运用的更多的场合,还是为了实现曼妙的慢门摄影。水流、人流、星轨(数码相机禁用于星轨天文摄影)。
中灰镜除口径差外,也有类别的划分。按照阻光能力,以滤镜因数分为ND2、ND4、ND8、ND16、ND32……,分别能延长1倍、2倍、3倍……快门时间,要注意的是高阻光率的中灰镜会导致自动对焦功能失效,使用时可先构图对焦,再装上滤镜重新测光。
加上UV镜,圆偏振、灰渐变、中灰镜是数码相机也必须具备的常规滤镜,它们所能带来的照片效果、摄影手法并不是数字化的后期技术能替代的。